Skip to content

第二章 基础网格策略设计

约 1991 字大约 7 分钟

2025-10-07

一、核心思想回顾:从“波动获利”到“参数构建”

上一章我们提到,网格交易的核心在于:

利用价格波动反复低买高卖,赚取结构性差价收益。

这一章要回答的问题是: 我们应该如何量化设计这个“结构”?

换句话说:

  • 网格应该覆盖多宽的价格区间?
  • 网格之间的间距要多大?
  • 总共划分几层?
  • 每一层的仓位怎么安排?

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其实决定了网格系统的收益率、风险敞口、资金效率。

二、价格区间、网格数量与间距的选择原则

一个标准网格系统可以抽象为:

参数符号含义
上限价格PmaxP_{\text{max}}网格区间的最高价
下限价格PminP_{\text{min}}网格区间的最低价
网格数量NN网格层数(买卖层级数)
网格间距ΔP\Delta P相邻两网格的价格差

1. 间距计算公式

  • 等差网格(Arithmetic Grid):

    ΔP=PmaxPminN\Delta P = \frac{P_{\text{max}} - P_{\text{min}}}{N}

  • 等比网格(Geometric Grid):

    r=(PmaxPmin)1/N,Pi=Pminrir = \left(\frac{P_{\text{max}}}{P_{\text{min}}}\right)^{1/N}, \quad P_i = P_{\text{min}} \cdot r^i

2. 区间选择建议

  • 选择区间应覆盖预期波动范围的 95%。 例如最近 30 天价格的最高/最低价上下各扩展 5%。
  • 若区间过窄 → 触发频繁但容易出区; 若区间过宽 → 资金分散、收益稀薄。

3. 网格数量的经验法则

市场波动性建议网格数特点
高波动品种(如加密货币)50–200间距小、交易频繁
中等波动(外汇、ETF)20–100平衡收益与风险
低波动(蓝筹股票)10–30间距宽、节奏慢

三、等差 vs 等比网格:不同的“价格心理学”

1. 等差网格

每一层价格差固定,适合价格波动较平稳、趋势弱的市场。

  • 优点:计算简单、易理解;
  • 缺点:在高价区资金利用效率低。

示意图:

像在价格轴上等距铺设一排捕鱼网。

2. 等比网格

价格层间成比例递增(每格涨幅相同百分比), 适合波动率随价格上升而扩大的市场(如币圈)。

  • 优点:相对平滑,能自适应价格尺度;
  • 缺点:下区间间距过密,上区间过稀。

示意图:

像在对数坐标轴上等距布网,更接近人类“百分比思维”。

四、初始建仓策略:集中 vs 匀速

当你启动网格策略时,价格可能位于整个区间的任何位置。 这时需要决定——是否提前买入部分仓位?

策略一:集中建仓(Aggressive Start)

直接在中间价位附近一次性建好底仓。

  • 优点:若行情立刻震荡,可快速获利;
  • 缺点:若持续下跌,浮亏较大。

策略二:匀速建仓(Gradual Start)

从当前价格向下逐步挂买单,等待市场触发。

  • 优点:安全稳健、平均成本低;
  • 缺点:若价格上行,可能“踏空”。

📊 实际中,许多成熟系统采用“部分底仓 + 条件单补仓”的混合模式。

五、盈利与回撤的数学期望分析

1. 单次交易收益

假设网格间距为 ΔP\Delta P,单次买入量为 qq,则单次交易收益近似:

Profit1=qΔP\text{Profit}_{1} = q \cdot \Delta P

2. 理论年化收益估算

若单位时间平均触发频率为 ff 次,则:

Annualized ReturnqΔPf365Total Capital\text{Annualized Return} \approx \frac{q \cdot \Delta P \cdot f \cdot 365}{\text{Total Capital}}

3. 最大潜在回撤

当价格从上沿跌至下沿,触发所有买单,最大持仓成本:

Cmax=qi=1NPiC_{\text{max}} = q \cdot \sum_{i=1}^{N} P_i

浮亏约为:

Drawdownmax=q(PmaxPmin)\text{Drawdown}*{\text{max}} = q \cdot (P*{\text{max}} - P_{\text{min}})

由此可粗略估计风险承受边界。

六、实例:可交互的收益与风险计算器

七、总结:策略设计的三要素

一个健壮的网格系统,往往平衡了以下三点:

  1. 结构合理:价格区间与间距反映市场特性;
  2. 资金安全:仓位与风险控制得当;
  3. 节奏匹配:触发频率与交易成本相协调。

网格交易不是“随意挂单”,而是有节奏的结构设计。 当你能理性地量化结构时,你离“稳定盈利”就只差一个执行系统。


📘 下一章预告: 我们将进入更智能的部分—— 如何利用“条件单”构建动态触发网格, 让系统根据市场行为自动调整, 实现条件单网格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