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说AI太简单而转身时,我错过了一个时代
约 1243 字大约 4 分钟
2025-10-23
—— 一段认知误判如何改变我对技术、未来与自我的理解
时代不会因为你觉得它“没意思”而放慢脚步,它只会悄悄把你留在岸上。
大二那年,我还沉浸在数学系的课堂里,从数分到高代,再到常微分和概率论,逻辑推演的纯粹与证明成立的瞬间,是我每天的精神食粮。我时常憧憬未来,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用数学推动科技进步,可当时对科技的理解,仍停留在新闻里的一些高远名词上。人工智能在我的认知中,似乎是一场遥远的风暴,我只是局外人。对AI的记忆,停留在几年前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惊叹声,偶尔听说AlphaFold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突破,却因“听不懂、不熟悉”而下意识地忽略它的意义。那时的我,并没有意识到,时代的潮水已经悄然上涨,而我正站在它的岸边。
机缘巧合,我进入了华五联合产业界推出的“AI+X”微专业项目。课程讲生成对抗网络,讲Transformer结构,甚至讲到注意力机制的QKV与多头结构,这在当时已经是前沿内容。作为数学系学生,我的注意力却总停留在“这些数学够不够复杂”。我看到的是相对浅显的线性代数操作和简单的梯度推导,于是轻易地得出结论:这不算复杂,难以成就什么大事业。我没意识到,AI的力量并不在于数学的难度,而在于它能解决问题的能力、能带来的规模和潜力。课程结束后,我可以搭建简单的神经网络处理分类和回归任务,但内心笃定,AI不过是解决一些小问题的工具,不值得我长期投入。于是,我选择转身去钻研计算数学,觉得那才是“真正高阶”的硬核领域。我错的不只是低估了一门技术,而是陷入了对未知事物的偏见,我以熟悉的复杂性作为价值判断标准,而忽略了成长的可能。
随后的几年,AI的爆发来得比我预料的更快、更彻底。GPT-3在行业内引发关注,GPT-4和DeepSeek引起了全球轰动,Stable Diffusion让图像生成触手可及,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,各种AI Agent开始重塑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……曾经我轻视的技术,已经在重新定义世界。看到曾与我一同学习的人,在AI的浪潮中迅速前行,我才意识到,自己当年的判断有多么狭隘。
回头反思,我终于明白,我输掉的并不是技术本身,而是对未来潜力的认知能力。我错误地认为,技术的价值与数学难度成正比,因此排斥那些在我看来不够复杂的模型;我以当下的粗浅形态判断长期发展,忽略了技术演进的曲线;我拒绝超出自己熟悉体系的创新,误以为只有按我理解方式复杂的技术才值得重视。这些偏差让我错过了AI发展的关键窗口,让我无法看到它逐步成长为颠覆力量的全过程。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,从来不是眼下的技术难度,而是能否看见潜力、理解成长曲线并敢于拥抱它。
我无法回到那一年,但我可以改变看待未来的方式。我学会去问自己:一项技术是否正在解决真正的社会需求?它是否具备增长杠杆?它未来的形态是否可能远超当下?而不是轻易用“简单”来否定它的价值。我开始明白,很多颠覆世界的力量,初见时往往不惊艳,它们只是以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成长着。我们唯一能做的,是给予它们成长的机会,同时训练自己去理解这种成长。
曾经,我因为一句“太简单了”,错过了一个时代。如今我才明白,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,不是瞬时的聪明,而是能否洞察潜力、给予未来时间和空间成长。如果你也正在面对一个新趋势,它可能粗糙、不成熟,甚至不够优雅,但请不要急着转身。或许,这正是下一个浪潮的起点。时代的门票,也许正在你面前,你会选择进去,还是再次说“太简单了”然后走开?
